希望这一次,我可以把创作坚持下去,在汪洋互联网大海的一座孤岛上。

六年级的一个晚上,我在新华书店的一场搬迁抛售上淘到了一本01年左右的写作书。

伴随那时火遍的“新概念”思想,我被那些千禧年以前的大学生生活和文笔深深吸引。在之后的中学生涯里,我仅仅是凭借这些在网络上不可能搜索到的文章的一点点创意应用于写作,就收获了老师的多次赞评。

后来,高中作文大多需要议论性,由于我本人生活接触面的狭隘以及个人的强迫症,我便不再经常进行写作,时常打算进行的写日记计划也没有完整实施过。

为了记录高三备考,我终于在2015新年伊始为备考日记写下了开篇序:

下笔是很痛苦的,这一次,我尽量不让它放弃吧。

很遗憾,我还是选择了一个不太相干又自我满足的日子开始,也许我所追求的那些或有或无的我一直在意的终有一天会散去,可我依然追求。

为了以表决心,就用一个潦草的开篇序前进吧。

高三已过去一半,时间无形中将自己分解,从我身体的每个空隙钻过。我不停地寻找着可笑的开端,也曾不下一次地听过活在当下的道理,但到最后还是发现我费尽心力铺设的华丽舞台还未开幕便已曲终人散。太多被我掩埋的种种,伸手也不能挽留的经历,像涟漪般一次次浮散开。为了挽救这一切,我决定诉说在这里 ,我必须这样做。

当我打开曾经那一本本崭新又陈旧的日记,看到或空白或断缺的页面,我的内心沉默而模糊,直到体会后悔已麻木。那些幼稚与悸动,到如今仍占据着我的某一块心。怎样看清自己,我还将不断思寻。

未来的路似迷茫似开阔,于此时我记下它们。我愿捕捉每个或喜或悲或兴或耻的瞬间,因为那便是我生活的模样。
————————
一月一日

如今,到了我上大学的时期,碎片化阅读、快速消费、急功近利充斥着我周围的生活,一切并没有我曾憧憬的那本书中新世纪的样子。还好的是,我遇见了另一个千禧年时代的产物——web2.0时代的Blog,它让我重新拾起了对文字的兴趣,也重新开始了写作。

在那本写作书中我曾读到,大部分人与人之间的交谈不过是人们说自己想说的和听自己想听的,直到文字用第二人称大行其道,一方只能变成倾听的受众,全篇则只有一位作者滔滔不绝,形成说话者的绝对优势,给人在一时一地带来了极强的心理震慑力,这让我明白了创作力量的强大。

阅读的不对等让我们沉浸在作者的世界里,也让作者沉浸在写作的创作中。在如今我们被各类媒体左右视听的现状中,仍然有人愿意静下心阅读该作者的文字,应该也是作为一个作者的骄傲吧。

希望这一次,我可以把创作坚持下去,在汪洋互联网大海的一座孤岛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