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回到市区后,我们到锦里走了一圈。四年前的初中二年级假期,我曾匆匆游览过这里,那时的事已经只有残存的印象,心里不免有些感慨,就如同如今感慨这趟骑行一样。
7月30日,成都市双流县
草草的一觉后,由于搬车太累,原本打算把自行车箱子从机场搬到县城城区就近一家自行车店组装的计划不太现实,不知怎么办的我们莫名被前台安利上了酒店去机场的大巴。在等大巴时一个外国游客刚好在前台问wi-fi相关的事,我还被叫去帮做了下翻译,结果愣是没想起来“受限制”的说法“limited”,在我支支吾吾的卡顿中他就转身回房间了…果然高考后一切都还给老师了。
带着硕大的自行车箱子又回到了机场,不知所措的我们只好选择花费重金乘坐出租车。只要等我们把自己的自行车组装好,还用愁没有交通工具吗?
来到四川不得不提四川话,巴蜀方言虽然属于官话区很容易听懂,但要会说这种口音也还是需要一点当地生活经历的。作为一个出生在贵州的福州人,我自然也能混入其中。
下午组装自行车时,车店老板娘告诉我们她经常见到附近某家青旅有骑行党,说我们可以去那里住下。组装好后我们正要去寻找,突然刮起了大风,瞬间就来了一场暴雨。想想已经折腾了一天一夜,昨晚没休息好,我们就决定留宿在就近一家宾馆。
7月31日,成都市双流县→成都市武侯区
经过这一晚休整,我们这天一大清早便启程骑往成都市中心,希望能在成都的青旅找到骑友组队,以及实现真正地从成都出发到达拉萨。
繁忙的大街路上遇到了一位骑老凤凰的师傅热心帮我们带路,速度还贼快。原来他每天都从双流骑到成都二环的某社区做修车服务,作为骑行爱好者的我突然感到一分自愧不如。在我的盛情邀请下让他在连江骑行爱好社送的旗帜上签下了第一个名字,不过后来旗子不小心卷进车轮拉破了,没法收集一路更多好心人、骑友的名字了。
到了中心武侯区,我们决定先依照昨天的经验,搜索一下附近的车店,希望能在店里打听到骑行者聚集地。
忘不了武侯祠大道拐角里的318.net车店,那里,是我们和队友命运交汇的地点。在店里,我们认识了正在买车的老陈,哈尔滨人,土木专业毕业工作了三年左右,可以说是比我们俩大很多了。这次骑行后他就马上要赶去非洲阿尔及利亚做工程项目。老陈热情地带我们到他预定的青旅,而在那里,我们又结识了老李老周老卢三人组和老彭。
三人组里面老李老周是死党,都是研二,一人在西安一人在北邮,去年他们刚骑了环青海湖线。老卢大二,不过只有我和RP是称呼老卢,其他人都叫小卢,他是北邮老周的学弟,因为两人都是通信专业比较熟。老彭也是研二,武汉理工的,是个说话很逗的人,不过他陪我们到大概川藏线一半的地方就要去稻城亚丁、云南丽江方向了。至于我和RP嘛,由于名字都有鹏被封为了大鹏小鹏。
下午我、RP和老陈出去补买装备。其实我俩不缺什么了,就是去陪老陈顺便逛逛成都。老陈买了一件很拉风的冲锋衣,一路防雨性能极佳还不闷汗,让后来的我们羡慕不已。老陈打算第二天到都江堰参观游玩,三人组也发现缺了一些装备需要再准备一日。闲着也是闲着,我和RP便决定同老陈一起去都江堰。
晚上为了平复还是没法出发的那种内心的蠢蠢欲动,我和RP看起了之前缓存在手机里的骑行电影《转山》。《转山》讲的是一新一老两个骑友骑滇藏线的故事,在进藏的各种方式中,有火车、自驾、摩托、骑行、徒步等,而“转山”——一路跪拜加磕头这种方式应该是最被大家震撼敬佩的,电影借这个线索表达在一次心血来潮的挑战中的坚持和虔诚。虽然影视上的戏剧化让许多骑友说不真实,但有的镜头还是能引起一些共鸣的。只不过,无论这场骑行以什么样的影像来结尾,都无法传达自己亲身经历一个月后终于到达终点时内心的那种感受吧。
8月1日,成都市武侯区→都江堰→锦里→成都市武侯区
今天上午的行程是和老陈包车去都江堰山上看古人的水利,毕竟老陈是学土木的。但其实我和RP俩不太感冒,就基本没有掏出手机拍照(不过到目前为止我们都很少拍照留恋,导致游记图片不多…)。
下午回到市区后,我们到锦里走了一圈。四年前的初二假期,我曾与家人匆匆游览过这里,那时的事已经只有残存的印象,心里不免有些感慨,就如同如今感慨这趟骑行一样。
成都还不可错过的当然是美食,下午我们三就一起去吃了顿红油火锅。就我的感觉来说,不知为何那种火锅里的辣椒油和嘴上任何一次接触都持久火辣的疼,而不能吃辣的RP同学更是几乎望而远之。
晚上回到住所,才知道青旅以为我们不住了,床位已经入住了其他人。本来打算和老陈一起据理力争一下,结果发现我们房间入住了一个汗味极重之人,遂立马和RP出去另寻住处了。离开前我俩和其他队友约好了明早8点见面一同出发。
夜里,想到明天总算要踏上这条2200公里的旅程了,内心的激动无以言语。
下一章:烈日下的狂奔